《恩师吴邦才》后记——马秋林 马锐/文

       即使到了如今这个信息资源喷涌,信息渠道四面八方,万流入海的时代,仍有很多传统的东西在以原有的节奏发展,不紧不慢,捏一个泥人,制一副弓箭,剪一张窗花……,它们似乎永远不可能跟上现代人匆匆来去的脚步,回首望望,还有一些已经被留在历史之中,不由产生些许遗憾。

       这种遗憾和不幸似乎可以避免,借助现代手段,把音像、影像资料留存下来,勉强可以说是没有完全丢掉,但是,已经打了折扣。一个好泥人,一副好弓箭,一张好窗花,并非只是手上功夫而已。它们是要用心意去打磨而成的,好的作品包含了创作者的经验,技法,思维,想象,发挥和心意,而这其中的种种,又不只是一些文字、音像、影像能够全部说清楚的。

       那么,有了以前根本不具备的现代辅助手段,却怎么反倒会比不上以前了呢,因为除了实用性有所减弱之外,传统的东西还有一套传统的传承方法,主要有两点:第一,口口相传,手把手指导。长期与师父共同参与创作过程,有任何疑惑随时请教,有任何创新时刻得到指点和支持。第二,其实也包含于第一点中,就是师父在关隘处的点拨。学到深处,有时也靠一种缘份。

       吴老师把不容易学到的东西倾囊相授,我很感激。 缘份是修来的,也是寻来的。中华大地幅员辽阔,天南海北,即使是相见一面,闲谈几句,亦属不易;同时,对于拳术功夫的执着劲儿,又是另外一股推力把我推向了吴老师的家门口。一份难得缘份,一份厚重恩情,永远珍惜。

       与师兄弟们一起习练,互帮互助,共同提高也是十分难得。早期在故乡邯郸有李建设、孟志民……,后来到上海,师兄弟就更多了,马东林、周建、严永成,这都是那时经常聚在吴老师家一起练习的。还有吴老师早期教的几位徒弟,是我们的师兄,如陈连喜、宋恩宽、杨顺林也有走动往来。这份同门兄弟情谊,永远珍惜。

       常式太极拳是经常远亭、常云阶二位先师在继承全佑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,清末民初,国家动荡,时局纷乱,常式父子二位先师将古老拳法从清宫带出,勤加习练,保留其原有特色,在此基础上倾注两代人心血,传扬发展,无愧于“常式太极拳”之名。我们感恩常式太极拳、感激吴老师、感谢师兄弟,珍惜这份情缘,踏踏实实练好这每一招每一式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013.10.28

0